bevictor伟德官网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國内首場網絡法公開課在同濟大學舉行

來源: 日期:2018-11-02 00:00 點擊:


2018年10月26日,以“新時代,新規則”為主題的“網絡法公開課”全國巡講第一站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一·二九禮堂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主辦,騰訊研究院與bevictor伟德官网承辦。


這是國内首場以網絡信息法為專題的公開課,旨在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和網絡空間法治化的重要思想,通過政法新媒體的創新形式廣泛傳播新時代網絡法治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讓更多青年學生以及社會大衆了解互聯網法治建設曆程,掌握更加全面、前沿的網絡信息法理論知識和産業趨勢。

此次網絡法公開課采用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傳播科學、文化的TED演講新形式。監管部門、學界和産業界的7位嘉賓登台,就法律與産業關系、平台責任、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戰等前沿交叉話題,多角度切入網絡信息法,在很短的時間内把複雜的問題講透徹、講鮮活,讓在場600多名同濟師生快速了解網絡法面貌,并激發了學生們深入研究的熱情。


公開課是「傳播正能量」和

「教育創新」的優秀載體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李林在活動上表示,公開課是一次有益的實踐,用适應網絡時代傳播規律的方式,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挑戰,以及如何構建與科技、産業創新融合、結合的新規則,深入淺出地描述出來;用學生們更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正能量浸潤“網絡原住民”的心田,培養契合時代需要的人才隊伍。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李林

同濟大學副校長江波在緻辭中談到網絡法公開課走進校園,面向青年學生們傳播網絡信息法知識和理念,培育學術新人,對于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網絡強國重要思想,推進互聯網法治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學校在建設一流大學過程中,将進一步加強法學主幹學科和基礎學科的建設,積極發揮學校的多學科優勢,推動網絡與信息法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同濟大學副校長江波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在緻辭中分享了互聯網産業發展的最新動态,以及騰訊研究院對于産業發展與政府監管法治建設關系,并表示公開課有利于引導學生們關注産業實踐,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提升。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


會場外

“網絡法二十年發展曆程展覽”引關注

1994年《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頒布,為互聯網産業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展覽以此為開端,曆數了信息網絡傳播權入法、個人信息保護加強、《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出台等20多年網絡法治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全面展示了網絡法治構建及規則演變的曆史進程。

20年來,中國互聯網産業規模持續發展,正成為全球競争的新制高點,中國互聯網經曆了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遷移,并正加速由消費領域向生産領域拓展,以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新模式、新業态不斷湧現。

展覽以圖文形式生動闡述了互聯網法律政策與産業升級緊密相連、良性互動的關系,新時代新規則正趨于理性、科學。

演講嘉賓的精彩觀點回顧

★管住底線,放開上限★

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

周漢華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孕育興起,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漢華在演講中談到,法律是把雙刃劍,設計得好,是創新發展的助推器、加速器;法律設計得不好,是前進的絆腳石、無形障礙。而網絡時代法律面臨的挑戰尤為突出,因為網絡的特點使得傳統法律規則迅速過時。因此,要實現良法善治,需要把握新規則的幾個基本特點。

一是要從過去“步步為營”的過程性監管向“管住底線,放開上限”的創新發展轉變,既要有效防控風險,守住安全底線,又要力争上遊,持續推動創新;

二是規則與技術相互融合,從單純的規則治理到規則與技術的共同治理,形成雙重治理的變奏曲。技術發展需要規則護航,而規則治理的領域,技術也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大數據輔助裁判系統;

三是法律也需要打破過去的部門法邊界,邁向以邊界融合為标志的新時代。

★探索新的“代碼之治”★

騰訊研究院院長 司曉


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現場帶來《從“避風港”到“平台法”——互聯網平台責任演變》的演講。他認為,從PC時代開始,避風港規則給處于發展初期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供了一定的保護,從而助推網絡平台經濟快速發展;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人的身體功能的延伸,互聯網從信息連接升級到服務連接階段,平台對交易的介入深度以及平台的技術能力、對風險的識别判斷能力等都相應增強,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在新技術趨勢下,騰訊不斷探索技術在平台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比如,微信公衆号通過“原創認證”功能保護原創内容、營造創作者友好型生态;通過社會化衆包的“謠言過濾器”和“微信辟謠助手”等,聯合各方力量去除謠言等有害信息;通過騰訊雲輸出的安全、鑒黃等能力,為合作夥伴提供數字化助手,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目前已進入到互聯網賦能産業的ABCD(AI/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新時代,司曉呼籲大家關注區塊鍊、智能合約、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積極探索“代碼之治”(rule of code),實現更高效的平台治理。

★要給機器人署名★

北京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互聯網法律中心主任 張平


機器人可以作詩作畫,是新時代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應用的一個縮影,但是機器人創作的作品,該由誰署名,則是現行法律規定無法直接回答的問題。

北京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互聯網法律中心主任張平在現場分享中談到,在越來越多智能機器人學習人類并創作出文化、藝術作品的時代,一定要給機器人署名,不僅是給這個作品客觀的标識性,更重要的法律意義是,人類不能剽竊機器人的成果,我們應該給機器人署名而不是把這個權利給人類。而給了機器人署名之後,權利由誰來行使呢?她認為,權利可仍然由投資人、軟件開發者、生産廠家、使用人享有。

★互聯網有多大★

騰訊研究院産業經濟中心主任 李剛


騰訊研究院産業經濟中心主任李剛為聽衆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話題:互聯網究竟有多大?他在連續5年的“互聯網+指數”研究過程中,觀察到了中國互聯網的三個特點。

一是目前的互聯網仍是人的互聯網,互聯網使用頻率和我國人口分布基本是一緻的,不過随着互聯網進入下半場,進入産業互聯網後,使用頻率的分布也許會發生變化。

二是中國的互聯網在快速壯大。以2015年為基準的話,2018年的中國互聯網是3年前的2.85倍,并且仍在快速長大。

三是互聯網使用的分布因服務類别不同,而産生了地域性差異。比如社交類高活躍APP已經跟人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其分布幾乎和各城市人口占全國比重相同;而支付、雲等基礎服務,則還集中在大城市。

李剛表示,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并且會越來越複雜,未來非“人”的接入可能會越來越多。

★智能合同之法★

北京師範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

互聯網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薛虹


新技術、新應用帶來的變化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北京師範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互聯網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在分享中提出,我們習以為常的網購行為,實際上是與智能合同系統進行交易,這個智能合同系統一方面是高端的自動化系統,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加以設定和運行;另一方面也是低端的人工智能,可以按照程序設計完成一定的認知、選擇、分析和判斷。如果法律對此不加以規範,可能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後果。

剛剛出台的《電子商務法》确立了消費者提交訂單并支付價款導緻合同成立的權利,并對經營者施加了公平設置智能合同系統的義務,通過制度設計讓消費者更有力量。

★網絡犯罪更需防治★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法制工作處處長李菁菁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法制工作處處長李菁菁現場帶來了題為《你所不知道的網絡犯罪》的分享。

她談到,随着網絡技術應用的快速普及,各種各樣的犯罪活動也在借助網絡技術應用來實現,當前網絡犯罪與傳統犯罪的邊界已經變的越來越模糊。網絡犯罪與傳統犯罪相比,規模更大、危害更廣、涉案金額更高。

究其原因,一是互聯網本身的匿名隐身效應導緻了網上網下虛實不對應,二是互聯網開放共享的特性催生了大量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黑灰産業鍊,三是互聯網跨地互聯的特性使得網絡犯罪跨境問題更加複雜。

要從根本上遏制網絡犯罪高發頻發的上升勢頭,必須要立足綜合防治,既要懲治網絡犯罪,更要治理網絡環境。

★IP就是生産力★

愛奇藝法律部法務總監 胡荟集

愛奇藝法律部法務總監胡荟集則在現場向大家提問,“短視頻是’免費午餐’嗎?”

由這個話題出發,他提到,發展迅速的短視頻中,部分内容存在着版權侵權的問題。例如視頻門戶花大價錢購買的原創影視劇,卻被截成幾十甚至上百個碎片,散播到其它視頻傳播平台。部分用戶在觀看了這些碎片内容特别是最精彩的部分之後,就不再選擇去觀看享有版權的完整内容。長此以往,必将對版權方造成負面影響,并可能造成“無源之水”的後果。

他希望,可以通過充分發揮短視頻平台自我監督作用,以及完善立法、司法和執法的保護體系,維護互聯網視頻行業的版權秩序,讓短視頻變成可持續性的、健康的“免費午餐”。

此次網絡法公開課作為法學界第一次用TED演講的形式進學校、進課堂,引起了各界興趣和關注。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徐鋼在采訪中談到,網絡法公開課是教育創新的優秀“載體”。

據周漢華副會長介紹,截至到去年年底,已有37所大學設立了網絡信息法相關的研究機構。這次公開課是要向更多的學生傳遞網絡法觀念,同時為網絡信息法課程建設累積好材料、設置好話題,更廣泛地傳播社會主義網絡法治思想。

來自bevictor伟德官网2018級法學碩士研究生劉宣廷聽後表示,與傳統的課堂模拟教學不同,公開課聚集了很多專業、行業大咖,短短十幾分鐘演講濃縮了大咖們的豐富實踐,分享了最前沿的熱點問題及獨到觀點,這比我們自己去看一些文章、論文來的更直觀。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李心怡表示,作為非法學專業學生,現場内容十分豐富有趣,又開闊眼界,獲取了自己專業外的全新知識,希望将來能夠了解更多前沿内容,并希望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

據悉,未來,網絡法公開課的組織、參與形式還将引入更多學校、企業和機構,更精準地把握時代命題,引導學術界、産業界持續分享對新時代新規則的研究和思考,引導青年學生關注産業實踐,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提升,增強未來個人就業競争力,形成産學研良性互動的新載體、新平台。





bevictor伟德官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權所有

院辦:86-21-65982644   招生教學:86-21-65985385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濟大學衷和樓1301B


bevictor伟德官网

TJ法律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