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同濟大學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在一·二九禮堂舉行,校領導方守恩、陳傑、伍江、蔣昌俊、徐建平、呂培明、吳廣明、顧祥林、方平、馮身洪、雷星晖、陳義漢,2020年獲得上海市和同濟大學重要榮譽稱号的教師代表以及30年教齡教師、退休教師、新進教師、一線教師、職能部門和院系主要負責人、學生代表近300人參加大會。同時,各院系在各分會場線上參會。校黨委書記方守恩發表講話,大會由常務副校長伍江主持。
會上,校領導分别為上海市2020年“四有好老師”、“上海好醫生”稱号獲得者和同濟大學追求卓越教師獎、追求卓越服務獎、追求卓越服務提名獎、“師德師風優秀教師”及提名獎獲得者頒獎、“師德師風優秀教師”(疫情防控專項)獎和提名獎頒獎,同時舉行了從教30年教師、榮休教師舉行了隆重的證書頒發儀式。方守恩書記發表講話,代表學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全校教職員工,緻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優秀教師表示熱烈祝賀,向從教30年的老教師和退休老教師表示衷心感謝,向近期加入同濟大家庭的新教師表示誠摯歡迎。
我院青年教師劉穎作為新進教師代表在會上發言。我院黨委書記吳為民和陳潔蕾分别作為從教30年教師代表、青年教師代表參加慶祝大會。

劉穎發言的主要内容如下:
能夠作為新進校青年教師的代表,站在這裡發言,我既感到非常榮幸也有些惶恐。
作為一名文科教師,當我入職同濟時,經常會被人問起,你為什麼要去同濟呢?這也是一種緣分吧,讀研時曾做過一次文獻綜述的梳理,讀到一篇被稱為“中國民法三傑”的謝懷栻先生,于民國時期執教同濟bevictor伟德官网期間發表的論文,打破了我對同濟固有的認識,也勾起了我對那段時期的興趣,那時專門從萬航渡路乘車來到四平路,從此埋下了一顆小小的念想。所以,我選擇了同濟,成為了一名新同濟人。
開學以來,我參加了學校、學院以及新生院的多場培訓講座,切身感受到學校對文科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2020年是新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局之年,恰逢新時代推進新文科建設和《民法典》頒布的時機,哲學社會科學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同濟的校徽以三人劃龍舟徽标作為主體,那“三人”,我的理解是分别代表着“理工醫”“經管法”“文藝哲”三大類學科向着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标齊頭并進;同時“三人”分别又代表着同濟三代人甚至幾代人同舟共濟的堅守與奮進。因此,同濟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既需要優勢工科的強力支持,也離不開厚重理科、特色醫科和精品文科的強勢發展,更有賴于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
在這個莊嚴的場合,我想用“期待”“堅守”“奮進”三個關鍵詞來表達一名新同濟人的憧憬與誓言。第一,期待。我們對同濟文科及同濟的發展充滿了期待,在《同濟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的指引與校領導的正确領導下,全面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第二,堅守。正如同濟的老院士老教師前輩們孜孜不倦、兢兢業業地追求科學真理,我們以學術為志業,堅守學術底線,愛惜自己的羽毛,勇攀科研高峰;同時,堅守學者本分,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準則。這也是成為一名教師的初心。第三,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作為新教師早日适應同濟的新環境新平台,投身于教學科研當中,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努力奮進。
最後,我在此謹慎又貿然地代表新教師們,懇請前輩老師們時常砥砺、鞭笞後學新人,以使我們迎風踏浪、奮力劃槳,向着明天、向着世界,為同濟法學、同濟文科以及同濟向世人發出我們同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