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學會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是上海法學界、法律界的全市性群衆團體和學術團體,是本市政法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法學會會員遍及全市各bevictor伟德官网校、法學研究單位、政法機關和人大、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律師界。學會所屬30個學科、專業研究會。

近日,上海市法學會多元解紛法治研究會秘書處正式設立在bevictor伟德官网。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上海市法學會多元解紛法治研究會在上海市法學會機關召開成員大會,選舉産生新一屆理事會,我院蔣惠嶺教授當選第一屆上海市法學會多元解紛法治研究會副會長,我院助理教授徐文海當選副秘書長。

同日,上海市法學會多元解紛法治研究會召開《上海市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條例》研讨會,蔣惠嶺院長在研讨會上做主旨發言。

蔣惠嶺院長高度肯定了《上海市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條例》的新特色,包括解紛主體的多元化、解紛人員的專業化、訴調對接的嚴密化、管理模式的統一化、機制運行的科學化等。對于《條例》的實施工作,蔣惠嶺副會長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全面更新糾紛解決理念。我國傳統的糾紛解決理念有其深厚的文化基因,但與法治的關聯度相對較弱。盡管近二十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由于受到法律制度的機械性和解紛方式的保守性影響,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還存在理念方面的不少障礙。
二是納入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之中。ADR被視為“準司法”機制,在解決糾紛的結果方面與正式的司法并無二緻。在司法體制“四梁八柱”搭建完成後,綜合配套工程便成了重點。多元解紛從來都是司法改革的基本組成部分,而《條例》實施仍應将其納入司法改革整體規劃當中。
三是遵循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要求。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對于多元解紛來說還要遵循一些具體的指導原則,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立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等。
四是深挖《條例》各項制度巨大潛力。例如,如何發揮司法行政部門統籌管理協調的作用,如何做到人民調解的基礎化與專業化并重,如何科學管理作為社會服務(公共法律服務)機構的調解組織,如何将公共法律服務與市場化運行結合起來,如何建立調解員資質标準等,都是《條例》實施的重要任務。
五是建立一套科學的實施監督機制。中央以及各地各級立法機關在實施法律、落實政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如建立協調機制,定期進行檢查督促,建立改革(實施)台賬,聘請專家監督員,建立實施情況信息公開制度等。這些對于推進《條例》的實施都有借鑒意義。
蔣惠嶺副會長的發言得到了全場專家學者的認同。上海市法學會多元解紛法治研究會召開《上海市促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條例》研讨會對于上海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有着重大意義。